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沒有人可以教(會)你任何事

記得上高中前,在學校中常常有一個困擾-老師教的我都聽不懂。看到這邊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是那種功課很差的學生,正好相反,我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且經常是同學們在課業上的小老師。我發覺那些功課不如我的同學,能夠聽得懂老師的講解,而那些來請教我的同學,在經我解說後,大部份也都能理解。我比別人笨嗎?心中不由得昇起這樣的念頭,是的,我認為我不比其他同學聰明,但這樣的話由一位總是在段考拿第一名的人口中說出來沒有人會相信。

由於上課聽不懂,個性又內向不敢發問,在課後總是要自己再多花時間在書本上,這種情形讓我開始思考學習和教導的本質。在我們開始說明一些東西之前,先定義一些名詞,以避免後文讓人混淆:
  • 老師 任何意識的傳授方我們稱之為老師。
  • 學生 任何意識的接受方我們稱之為學生。
  • 意識 老師意圖讓學生接受並瞭解的所有知識、常識、資訊等。
  • 領悟 學生理解老師所傳授的意識的過程。
教導及學習的過程為:
  1. 老師提供教導
  2. 學生領悟並學會
教導可以分為兩個部份:『教』及『導』。單純指的是老師將意識以任何方式呈現給學生,而指的是老師以各種方式,建立起學生達成領悟的基礎。由上1可知,老師只負責這個過程的教導部份,而學不學得會的關鍵還是在學生身上,如果學生資質不行或基礎太差,恐怕是不成的。「智商太低的學不會」這樣的說法可能會招來許多抗議,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向被灌輸「勤能補拙」的觀念,這句話在大部份時候還是對的,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有足夠的資質,能夠學會老師教導的東西,但若是駑鈍之資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再世也會束手無策。

某些老師只注重教,而常忽略導,造成的結果是學生經常覺得那位老師的課艱澀難懂,許多學者式的教授都容易落入這樣的巢臼。補習班的名師之所以是名師,是因為他們在教的表達上能夠很清楚,在導的技巧上又熟諳,而上他們課的學生,通常是具有某些基礎的,因此往往在他們的課堂上會覺得如沐春風。在武俠小說中,身懷絕技的高人在教弟子時總是顯得高深莫測,是因為在這樣的領域到達一定程度後,若直接用「教」的方式,學生的資質基礎足夠也就罷了,若學生的基礎不夠,自行曲解,只是一些拳腳刀槍則易走入偏門,若是高級的內功則走火入魔甚至失去性命。

沒有人可以教(會)你任何事,學不學得會關鍵還是在自己身上,學不會的東西有可能是因緣不足、條件不夠,這時放棄是稍嫌過早;也許有些東西一輩都學不成了,或是花了一輩子也不及某些人的一個月,這不打緊,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天份所在,不一定要鑽牛角尖跟著湊熱鬧,找到自己的興趣和長處,好好培養發展,終究能夠有好的成就。

沒有留言: